>通知公告


你的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通知公告
2022年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情况统计表
来源: | 发布时间:2022-04-23 | 浏览次数:

序号

课题名称

简介(100字以内)

申报学生要求

团队学生人数

指导教师

职称

联系方式

备注

1

机器人关节减速器磨损失效机理及服役性能退化智能评估方法研究

本项目通过齿面磨损与谐波减速器系统非线性动力学行为耦合研究,评估齿面磨损演化与谐波齿轮传动系统性能退化间的关联性;
 
提出一种基于CapsNet理论的深度学习网络结构对磨损演化过程中谐波减速器的服役状况进行智能评估。

品学兼优,对科研感兴趣,有比赛经历的优先。

5

李国彦

副教授

15536645231

 

2

碳纤维-高熵合金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力学性能研究

本项目将充分利用碳纤维和高熵合金的优点,研发碳纤维-高熵合金复合材料,对碳纤维-高熵合金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实验研究,并使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分析,研究复合材料的损伤失效机理。

学习刻苦勤奋、热爱钻研、对科研有浓厚的兴趣爱好

5

郭章新

副教授

13994231172

 

3

管道颗粒流解堵塞条件研究

堵塞是一种自然现象,容器形状,孔径大小等多种因素,均会对管道颗粒从自由流动状态向堵塞状态自发演变产生影响。然而,工业上常需要疏通颗粒流的堵塞状态。该项目将研究敲击,振动,加压等方式对于管道颗粒流解堵塞的影响。

有浓厚科研兴趣,有一定时间保证

5

张祺

副教授

18634335585

 

4

金属增材制造零件声磁耦合场辅助液体喷射抛光方法研究

针对金属增材制造零件,探索新型声磁耦合场辅助液体喷射抛光方法。设计并搭建超声波和电磁场辅助下液体喷射抛光试验装置。构建声磁耦合场作用下射流束多物理场模型。剖析声磁耦合场下金属增材制造零件的冲蚀机制。

有探索精神,对数学和物理感兴趣者优先。

5

郭策

讲师

13453418737

 

5

滚插齿轮工艺综合分析系统研究

针对滚插齿轮技术新,刀具设计理论涉及超越方程,加工原理复杂, 加工过程刀具痕迹空间形强,造成切削原理研究难度高的特点,采用计算机软件、三维仿真、切削过程展示装置剃珩齿轮原理的策略,形成适合企业学校使用的综合辅助系统,提高滚插齿轮技术的高效应用能力,增加企业效益。

有探索精神,对数学、编程、机械设计感兴趣者优先。。

5

王时英

教授

13233638768

 

6

高速冲击过程中高熵合金机械性能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建立原子尺度的计算机模型,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模拟探究新型合金在机械加工(如切削、冲压)、防护(如国防工程)等应用中受冲击的机械性能和变形特点。可为研发新材料提供指导,兼具科学意义与经济价值。

爱好计算机模拟(学习分子动力学模拟软件命令,无需编程,有example)、强烈的好奇心(探索未知材料配比、未知现象)、一定的英文阅读能力(CET4~450+CET6,跟踪世界前沿进展)

5

辛浩

副教授

18635156643

可微信drhaox咨询

7

3D打印角膜塑形镜及力学性能研究

利用3D打印制备丙烯酸基角膜塑形镜,研究塑形镜形貌、组成及结构对塑形镜力学性能及角膜塑形效果的影响,探讨塑形镜力学性能与塑形效果之间的相关性。

喜欢实验,有较好的动手能力

5

王晓君

教授

13603567908

 

8

具有多重响应特性的水凝胶软体机器人构建

利用4D打印制备具有电和磁响应的PVA基水凝胶软体机器人,研究其在电和磁刺激下的响应特性。

对材料和化学感兴趣

5

郭美卿

副教授

18335157967

 

9

高质量Mg/Al层合板轧制成形工艺及其性能评价

本项目针对当前高质量Mg/Al层合板轧制成形过程中存在的瓶颈问题,开展轧制新工艺的探索工作,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轧制实验与性能测试多种手段的结合,阐明轧制过程中金属的塑性变形行为、流动规律和结合机制,获得系统的高质量Mg/Al层合板轧制工艺和评价制度。

有探索和创新精神,对科研工作感兴趣,动手能力强,保证一定的时间投入

5

冯光

副教授

15803460648

 

10

多运动模态轮腿四足机器人

面向非结构地形,开展拥有多种运动模态的四足机器人机构设计,建模,轨迹与步态规划,机器人单腿及整机控制方面的研究。

品学兼优,学有余力,具有独立科研能力及态度,有极强的求知探索热情。

5

张金柱

副教授

18733507965

 

11

基于深度卷积生成对抗神经网络(DCGAN)的复合材料细观模型重构方法

采集复合材料试件的CT断面图像,获取包含增强相和基质的二维细观模型图像数据集,基于数据集对深度卷积生成对抗神经网络(DCGAN)训练,载入模型参数实现细观模型重构并对生成样本进行质量评估。

对数据驱动和力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感兴趣,熟悉编程和外语能力较强

5

王志勇

副教授

18636970462

 

12

磁力负刚度主动减振特种车辆座椅系统设计与舒适性研究

针对工况环境恶劣的工程车辆、煤炭运输车辆等多种载运工具司乘人员驾乘作业时舒适性差的问题,开展新型座椅系统的结构设计、控制系统实现、减振性能仿真以及座椅舒适性研究,实现提高和改善特种作业车辆乘坐舒适性的目标。

学有余力,有兴趣参与从事相关科研活动,动手实践能力强

5

陈龙

讲师

13154379185

 

13

面向煤矿井下复杂作业场景的多功能特种机器人系统设计与样机制作

针对现有煤矿井下机器人存在灵活性与适应性较差、功能相对单一、智能化程度较低等问题,设计一种面向井下多个复杂作业场景的集巡检、搬运、钻孔等功能为一体的煤矿井下多功能特种机器人系统,并完成相关样机制作。

有探索和创新精神,保证一定的时间投入,有参加过robomaster团队或者机器人团队的优先

5

谢嘉成

副教授

15333014310

 

14

仿生异形块拼接陶瓷复合防护结构设计与产业化应用

轻质高效装甲防护装备各国应用需求大。现有陶瓷面板防弹均一性差,自然界中块状骨质结构及其连接方式可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因此,拟探明仿生异形块拼接复合防护结构的设计思路,促进现代防护装备的功效提升。

动手能力强,有兴趣从事科研工作,有探索和创新精神。

5

曹勇

副教授

13679293635

 

15

超低温可控冷冻平台的构建及其在多孔材料冷冻成型中的应用

基于液氮介质构建超低温冷冻平台,实现温度场可控、温度调节响应快、安全性高的设计。针对多孔材料微观结构不可控的问题,使用超低温冷冻平台设计并优化多孔材料在微观尺度上的孔隙结构。

动手实践能力强,有兴趣从事科研工作,对实验平台设计感兴趣,有探索和创新精神。

5

刘靖宇

讲师

18536656213

 

16

复合材料界面连接质量的光声相控阵检测方法研究

光声成像技术是一种新型的非接触无损成像技术,它结合了超声成像高穿透深度和光学成像高分辨率高对比度的优点,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无损检测方法。

品学兼优,学有余力,具有独立科研能力及态度,有极强的求知探索热情。

5

张彦杰

助理研究员

13994278265

 

17

电驱动共轴反桨固定翼飞行器构型研究

在飞行器电动化及自动驾驶技术发展迅速的背景下,本项目通过综合旋翼式和固定翼飞行器的设计特点,旨在研究一种新型电驱动共轴反桨固定翼飞行器的构型,使其在具有垂直起降能力的同时保证较好的高速巡航能力,较低的结构复杂度及较低的使用及制造成本。

有探索精神,有比赛经验,对编程、机械设计感兴趣者优先。

5

刘佳

讲师

15513685625

 

18

结构化超硬磨料砂轮优化设计及3D打印成形研究

结合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方法,开展砂轮宏/微观结构化设计与优化,实现砂轮自清洁和低热微力磨削,并通过3D打印技术实现复杂型面高精超硬磨料砂轮成形。

基础知识扎实,勤奋好学,有一定时间从事项目工作

5

黄永贵

讲师

15834156749

 

19

冲击载荷下薄壁随机多胞结构的拓扑优化设计方法

本项目针对薄壁随机多胞结构动态拓扑优化设计中的瓶颈问题,开展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以及动态试验等研究,提出一种适合冲击载荷作用下薄壁随机多胞结构的拓扑优化设计方法,实现非线性动力学响应拓扑优化。

学有余力、成绩优良、有探索精神、有一定的课余时间

5

卢传浩

讲师

18834871947

 

20

燃料电池用不锈钢双极板气胀微成形方法研究

针对现有燃料电池金属双极板刚模成形工艺存在的诸多问题。项目提出使用脉冲电场辅助或辐射热作用,基于气胀成形的方式,成形不锈钢金属双极板。研究极薄带气胀成形的塑性变形机理及外场辅助增塑机制。

成绩优良,学有余力,对新知识有较强的自学能力

5

张鹏

副教授

15333016509

 

21

脉冲电流辅助波平轧制钛合金组织调控与强韧化机理

采用脉冲电流辅助波平轧制工艺制备高强韧钛合金材料,揭示电流辅助轧制过程钛合金组织演变机理,阐明其强韧化机制。

勤奋,踏实,有一定时间保证。

5

张志雄

副教授

19834438583

 

22

3D打印仿生材料全场变形测量及其强韧策略的DIC法实验研究

3D打印仿生多级材料具有轻质高强高韧和和设计性等优点,在航空航天和结构防护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课题拟采用数字图像相关(简称DIC)光测力学方法,对3D打印仿生材料在外部载荷作用下的全场变形破坏和局部损伤演化进行原位跟踪和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材料内部微观结构的轻质强韧化设计策略与优化方案。

喜欢动手实验、有探索精神

5

李永存

副教授

15235364517

 

23

基于UG的三维计算机辅助智能工艺设计软件原型系统开发

在智能制造背景下,基于三维模型的数字化工艺设计是连接产品设计和制造的重要纽带,项目旨在通过对UG平台的二次开发,实现基于全三维模型的工艺过程设计、仿真与发布,开拓一种全三维计算机辅助智能工艺设计新模式。

有计算机编程基础,勇于探索,熟悉C语言和UG软件

5

辛宇鹏

讲师

15383514575

 

24

综采装备健康状态智能融合预测系统

面向综采装备智能监测和诊断需求,建立故障诊断、寿命预测等智能分析模型,开发大数据驱动的综采装备健康状态智能融合预测系统,提供健康预测与故障提前预警等功能,为事前预防、过程监控、运行维护提供先进方法。

有计算机编程基础,熟悉pythonC++编程,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

5

丁华

教授

18835123666

 

25

多行走方式智能机器人

本项目适合接受了通识教育的工科大学生,学生通过以最终产品功能实现为导向,融合机械、车辆、控制、信息、软件等多学科资源,在功能实现过程中完成机械结构设计、机器人运动控制、智能感知原理基础知识的学习;将大学生的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个性发展有机融合,通过本项目的相关训练,将有助于学生培养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有探索和创新精神,对科研工作感兴趣,动手能力强,保证一定的时间投入

5

武志斐

副教授

13754840214

 

26

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的颗粒相断层三维重构测量研究

本项目针对颗粒增强型复合材料,采用逐层快速磨抛得到断层的二维金相图,形成断层序列图像集。通过断层图像的高精度边缘检测、颗粒相识别技术形成颗粒的点云数据,利用imageware进行点云数据处理,构建颗粒相的三维模型,得到颗粒相的粒度、体积百分比和颗粒的分布数据,为评价材料的制备效果和性能分析提供科学依据。

学习刻苦勤奋、热爱钻研、对科研有浓厚的兴趣爱好

5

董志国

副教授

13546353219

 

27

冲击载荷下薄膜充气梁的振动特性研究

薄膜充气梁在太阳帆、充气天线等航天结构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项目拟通过理论推导、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冲击载荷下薄膜充气梁的强迫振动特性,并建立冲击载荷下薄膜充气梁的振动抑制方案。

具有一定的力学基础,能有一定时间投入的学生。

5

马瑞强

讲师

16635980297

 

28

高强塑性镁合金薄板的制备

轻量化是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领域的必然趋势和要求。镁合金是实际应用中最轻质的金属结构材料,但其室温下强度中等,塑性成形能力差,难以成形各类壳体构件。项目拟通过组织调控的方式制备高强度高塑性薄板。

学习刻苦勤奋、热爱探索,保证时间

5

聂慧慧

副教授

18734861859

 

29

高速列车进入隧道瞬变压力研究

列车高速穿越隧道时,隧道内空气在挤压作用下,会产生严重的空气动力学问题。本项目同时采用模型实验和数值分析方法对隧道内瞬变压力开展研究,旨在解决目前我国高铁入隧时的限速问题。

学习刻苦勤奋、热爱钻研、对科研有浓厚的兴趣爱好

5

刘峰

副教授

15235359709

 

30

工作辊辊径表面增材修复后弯扭复合多轴疲劳损伤模型及服役风险评估研究

本项目针对冷轧机轧辊辊径在机服役中因表面疲劳或轴承卡死引起烧伤等失效后,辊径表面采用增材制造技术修复重新上机使用中的服役安全问题,拟通过建立考虑辊径弯扭复合载荷作用的多轴疲劳损伤计算模型,评估辊径修复部位的疲劳损伤分布,对其损伤累积规律及服役风险进行评估,为修复轧辊循环使用安全服役评估提供指导。

有探索精神,学习刻苦勤奋,保证投入一定的时间

5

秦晓峰

副教授

18636125567

 

31

静电式微泵系统设计与制作

微泵用于微流体传输,在药物输送,芯片冷却等领域有广阔应用前景。本项目拟设计并制作一种静电式微泵,利用静电力驱动电极产生运动,达到驱动流体的作用,主要用于微型冷却系统中冷却液体的驱动,且便于集成化制造。

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钻研精神

5

王维

副教授

18334756962

 

32

抗弯不锈钢复合板成形方法研究

不锈钢复合板在桥梁、核电、石油化工等复杂服役环境工程中应用广泛,本项目提出一种抗弯不锈钢复合板制备方法,通过数值模拟、轧制实验、微观表征等综合研究,实现综合性能优异的不锈钢复合板高效制备。

品学兼优,保证投入一定的时间,具有独立科研能力及态度,有极强的求知探索热情。

5

刘元铭

副教授

19135311267

 

33

水下机器鱼的开发与研制

本课题涉及不同鱼类游动机制、三维流动仿真、机器鱼外形设计、无线信号控制、机构设计等内容,旨在开发一套自主巡游的水下微型探测装置。

兴趣优先

5

田海平

副教授

13612074883

 

34

不良坐姿矫正装置的设计与研发

本项目针对日常生活中人们因不良坐姿引起的若干健康问题,设计一款能够帮助人们改正不良坐姿的便携触碰式提醒及矫正装置,旨在通过监测人们的坐姿情况,当跷二郎腿等不良坐姿发生时给出报警,减少人们由于这类习惯所导致的疾病的可能性。

勤于思考,动手能力强,保证有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

5

李娟莉

教授

13994232476

 

35

高速旋转柔性体运动稳定性与动力学分析

高速旋转机构在多个工程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取得最佳的机械效益,需要对机构的运动稳定性与动力学响应展开研究。在机构的启动与变速阶段,转动加速度函数与转速对机构动力学行为的影响较大。为了使机构稳定地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速度差,需要考察不同的加速度函数对系统动力学响应的影响。

对科研有浓厚的兴趣

5

方慧青

讲师

15235181371

 

 

 
 
 上一篇: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本科学生“优秀学生奖学金”和“优秀学生...
 下一篇:2022年4月师生员工政治理论学习安排